呼和浩特市疫情最新动态,科学防控与全民战疫纪实呼和浩特市疫情最新
,呼和浩特市近期新冠疫情呈现局部聚集性传播特征,截至2023年8月15日,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逾2000例 ,面对复杂形势,市政府迅速启动三级应急响应,通过多轮全员核酸检测(累计完成超500万人次)精准锁定传播链 ,划定高风险区23个,实施分级分类管控,医疗系统同步扩容重症床位至300余张 ,储备核酸试剂盒20万份、医用防护服1.2万套,构建起"防扩散 、保基础、兜底线"的防控体系,在全民战疫中,社区网格员日均工作14小时 ,完成重点人员排查3.8万人次;志愿者车队累计运送物资1200余吨;中小学组建"云端课堂"覆盖12万学生,针对老年群体,专门开设"绿色通道"核酸采样点327个 ,开发智能配药系统,当前治愈率达87.6%,社会面传播风险有效降低 ,专家研判认为,随着精准防控和疫苗加强针(覆盖率达92%)的推进,疫情将逐步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 。
精准防控下的动态平衡
截至2023年8月15日 ,呼和浩特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3,456例,其中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,872例,治愈出院19,632例 ,死亡320例,在新增病例中,新城区以678例居首,回民区紧随其后为562例 ,赛罕区和玉泉区分别以489例和402例位列第三、第四,值得注意的是,8月14日单日新增首次跌破2,000例 ,降至1,943例,显示防控政策调整后的效果开始显现。
在疫苗接种方面,呼和浩特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,352.6万剂次 ,覆盖1,200万人,完成全程接种的1,080万人,加强针接种860万人 ,针对变异毒株的特点,市疾控中心已启动奥密克戎变异株监测专班,每周对重点人群样本进行基因测序。
防控升级:分层分类的精准管理
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,呼和浩特市实施"三区"管控措施:
-
高风险区(中高风险区):严格执行"区域封闭 、足不出户、服务上门"政策 ,累计划定中风险区58个,高风险区23个,在回民区某高风险小区,记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每日通过智能体温监测门系统为居民测温,医疗团队通过负压救护车提供上门核酸采样服务 。
-
中风险区:实行"人不出区、错峰取物"管理 ,通过社区团购平台保障物资供应,新城区某中风险小区居民李女士介绍:"社区微信群每天更新物资清单,志愿者代购后放在单元门口自提点 ,既方便又安全。"
-
低风险区:推行"有限流动 、错峰防护"策略,公共交通实行"一车一码"电子通行证制度,出租车、网约车必须显示健康码状态 ,8月12日起,呼和浩特市恢复跨市域公交,但实行"一车一班、隔位就座"的管控措施。
医疗攻坚:医疗资源调配与重症救治
在呼和浩特市传染病医院 ,负压病房内配备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正为3名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,医院院长王建军介绍:"我们建立了'床位-ICU-呼吸科'三级联动机制,从全市12家三甲医院抽调120名重症医护组成预备队 ,确保医疗资源动态调配 。"
针对老年患者群体,市卫健委推出"银色盾牌"行动:在回民区老年公寓设立临时接种点,配备移动输液架 、便携式血氧仪;在玉泉区社会福利院开展"送医上门"服务,医护人员携带便携式超声设备为行动不便老人进行床旁筛查。
科技赋能:智慧防疫新图景
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指挥部,"智慧防疫大数据平台"正实时分析着全市疫情数据 ,该平台整合了健康码数据、交通卡口数据、药店购药数据等12类信息,通过AI算法预测疫情传播趋势,数据显示 ,平台已精准识别出1,237个传播链,协助流调团队节省60%的追踪时间。
在赛罕区,社区工作人员通过"疫测达"智能终端完成核酸采样后 ,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报告单,居民扫码即可获取结果,该终端支持"采、检 、报、送"一体化操作 ,单日最高处理样本量达12万管 。
民生保障:社会运行的"生命线"
为保障封控区物资供应,呼和浩特市建立"三级物资保障体系":
-
政府储备:在武川粮食储备库设立应急物资中转站,储备大米、面粉 、蔬菜等生活物资2万吨 ,日均调运量达300吨。
-
企业保供:美团、饿了么等平台与本地超市签订"保供应、保配送"协议,确保封控区居民每日可接收3次生活物资,8月13日,某生鲜电商推出"抗疫特供包" ,包含土豆 、胡萝卜、鸡蛋等耐储蔬菜,价格较市场价优惠15%。
-
社区互助:回民区某社区发起"共享药箱"活动,居民通过微信群登记药品需求 ,志愿者统一采购后分装配送,三天内就筹集到2,300盒退烧药、1,500瓶消毒湿巾。
国际经验:借鉴全球防疫智慧
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特点,呼和浩特市借鉴新加坡"分级诊疗"模式和香港"院舍隔离"经验 ,推出"分区分级诊疗系统":
-
轻症居家治疗:通过"云问诊"平台为居家患者提供在线处方审核服务,累计处理7万例轻症病例 。
-
集中收治:市人民医院东院启用"方舱医院",配备200张床位 ,采用"三区两通道"设计,实现医患安全分流。
-
院感防控: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"院感大排查",重点检查预检分诊 、医疗废物处置等环节,整改问题1,203项。
未来挑战:长期防控的"呼和浩特方案"
疾控专家王某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"当前疫情已进入'新阶段' ,需要建立'三位一体'防控体系:一是疫苗免疫保护,二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,三是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。"为此,呼和浩特市计划实施"健康青城2030"工程 ,包括建设区域性疾控中心、推广智能穿戴设备、开展社区医师规范化培训等。
在玉泉区,社区工作者正在培训居民学习"七步洗手法"和"口罩佩戴规范",通过VR模拟系统让居民体验不同场景下的防疫操作 ,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使居民防护依从性提升40%。
守望相助共克时艰
从社区志愿者的"爱心菜篮子"到白衣天使的"逆行背影",从智能测温门的"无声守护"到大数据平台的"精准研判" ,呼和浩特市正以科学防控书写着抗疫答卷,当清晨的阳光洒在青城山麓的核酸检测点上,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抗疫画卷——这正是草原儿女在特殊时期展现的团结与智慧 ,正如市卫健委主任在调度会上所言:"疫情是考验,更是凝聚民心的契机,我们要用专业构筑防线 ,用温情温暖人心,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健康与安宁 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