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游县疫情防控阻击战升级,6例阳性人员溯源与全域防控纪实仙游发现6例阳性人员
突发疫情牵动千万人心
2022年9月10日 ,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疾控中心发布最新通报,确认新增6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,这一消息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,作为福建省经济实力强县、著名侨乡,仙游县常住人口超200万,县域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 ,当前正值"双减"政策落地 、文旅产业复苏的关键时期,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构成严峻挑战 。
流调溯源:时间线锁定传播链
经专家组初步研判,6例阳性人员均与9月5日报告的确诊病例存在时空关联 ,初步溯源显示可能因社区传播引发局部聚集性疫情,流调团队通过电子围栏技术锁定3个高风险区域:仙游县医院住院部、鲤南镇某大型商超、度尾镇某工业园区,值得关注的是 ,首例阳性人员系从省外返回仙游的货车司机,其9月2日抵达后未履行核酸检测义务,成为疫情输入的关键节点。
立体防控网络织密防线
面对疫情反弹 ,仙游县迅速启动Ⅰ级应急响应,构建"三圈一网"防控体系:
- 封控圈层:对阳性人员居住地鲤南镇全域实施静态管理,划定3个高风险区 ,实行"区域封闭、网格管理";
- 交通圈层:县内公交 、乡镇班车全面停运,省高速入口设立15个查验点,累计拦截车辆2.3万辆次;
- 物资圈层:建立"线上订购+无接触配送"机制,组织3000名志愿者保障200个生活物资配送点。
科技赋能下的精准防控
在流调溯源环节 ,仙游县创新运用"数字哨兵"系统,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分析,精准定位密接人员 ,截至9月12日,累计完成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样本采集1.2万管,发现初筛阳性15例 ,及时阻断传播链,医疗团队采用"分诊制"管理,设置普通门诊、发热诊室、方舱医院三道防线,确保医疗秩序不乱。
民生保障:温暖护航抗疫
为缓解静态管理带来的生活压力 ,仙游县推出"十大暖心举措":
- 物资保障:储备米面油等生活物资3000吨,开通24小时物资配送热线;
- 特殊群体:为独居老人 、残障人士配备"防疫管家",建立"一对一"服务保障机制;
- 线上教育:组织5000名教师开展云端教学,确保"停课不停学";
- 心理疏导:组建由120名心理咨询师构成的"心灵驿站"团队,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。
经济复苏:防疫与发展双线并进
在严格防控前提下,仙游县同步出台《支持企业稳生产十条措施》 ,通过"无接触审批"为47个项目办理手续,保障重点企业正常生产,文旅部门推出"云游仙游"线上体验项目 ,通过VR技术展示九仙山、莆田古谯等景点,实现"宅家赏景"的新业态。
专家解读:科学认知疫情本质
福建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李斌教授指出:"本次疫情暴露出两个突出问题:一是部分群众防疫意识淡化,二是个别企业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。"他建议公众要正确认识"动态清零"政策 ,强调"解封不等于解防",要继续做好戴口罩、勤消毒等个人防护 。
全民战"疫":平凡英雄闪耀
在防控一线,涌现出众多感人故事:仙游职校教师林芳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 ,连续36小时协助核酸采样;返乡青年陈伟组建"青年突击队",驾驶无人机为封控区运送物资;个体工商户张阿香自发捐赠5000只口罩,体现闽商精神。
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
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,仙游县已制定"两节"防控方案 ,重点加强冷链物流监管 、景区人流管控、宗教场所管理,通过建立"红黄绿"三色预警系统,实现防控精准化、常态化,同时加快疫苗加强针接种 ,目前全县已完成全程接种超180万人,覆盖率居福建省首位。
社会协同:构建长效防控机制
此次疫情暴露出基层防控存在"三短板":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不足 、社区网格化管理力量薄弱、重点场所防控标准不统一,仙游县已着手建立"平战结合"防控体系,计划投资2.3亿元建设县域医疗中心 ,打造"15分钟核酸采样圈" 。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仙游县正以科学防控守护人民安康,用责任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,正如县委书记王惠忠在调度会上强调:"疫情防控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考场,我们要以必胜信念打赢这场硬仗!"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仙游人民必将战胜疫情,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